2016-12-26
2016-12-26
2016-12-26
2016-11-21
2016-11-21
2016-11-21
2016-11-21
2016-11-21
2016-11-21
2016-11-21
24小時服務熱線
0578-2117859
—紫金大橋—
2006年1月正式通車的麗水市紫金大橋,是城區車輛通過城市主干道紫金路出城的快速通道,是連接市區南北區塊的重要橋梁,起于南外環路與紫金路的交叉口,終點為紫金路與大猷街的交叉口。工程全長736.7米,主橋寬30.5米,主塔高107.6米,為國家級特大型橋梁,是麗水市區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
—觀音橋—
蓮都區雅溪鎮上黃村的村口有座木拱廊,叫做觀音橋,并且它還有另一個好聽的名字--“長安橋”。每當踏上橋板時,會發出吱吱地怪響,透過橋板間的縫隙可看見橋下清澈的溪水。修繕后的觀音橋還存留著供“觀音”的佛龕。
—永和橋—
永和橋,在龍泉市安仁鎮,橋兩端有橋頭堡,各為石臺階27級。橋梁采用筒支、懸臂結合式的建筑方法,橋屋雕梁畫棟,飛檐斗拱層疊,橋內設欄桿、木凳。
永和橋初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取名永寧。清順治間(1644—1661)毀于火??滴跷迨吣?1718年)重建改今名;1981年7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慶橋—
龍泉龍慶橋全長140余米,是世界第一長廊橋,橋墩全由大理石條塊堆砌而成,橋面由古樸典雅的復古磚砌成,橋上廊屋雕梁畫棟,兩側屋檐下有人物,花鳥,最具地方特色的青瓷等雕刻的栩栩如生。精致技藝細節和雄偉的大橋完美的結合猶如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甌江大橋—
青田甌江大橋,位于浙江省青田縣鶴城鎮西門外,北依錦屏山,南接水南村頭。大橋全長383.75米。橋梁欄桿采用砼預制柵片直條,每孔或相隔30米處設置青石浮雕,全橋共26塊浮雕圖案以鶴為主,共95只鶴,名日百鶴圖。
—太鶴大橋—
太鶴大橋,位于浙江省青田縣鶴城鎮最中心、最繁華的地段——青田新大街的西南方向的臨時江路畔。它將鶴城鎮和水南渾然地連在一起,對青田縣的交通起著重要的作用。
—板堰橋—
板堰橋,又名石筍橋,位于浙江省縉云縣仙都風景區。橋位在石筍巖的巖壁下,跨好溪,建地明朝,長86米,共43孔,每孔跨徑不等。為增強抗御山洪能力,橋墩下游一側加設斜撐。
—賢母橋—
賢母橋位于麗水市縉云縣壺鎮. 是清代嘉慶年間一個叫載揚的呂姓弟子為感恩自己的母親而命名修建的,距今已有188余年了。
賢母橋還有著光榮的歷史。1930年9月,紅十三軍第三團和暴動共1600余人,一起經過賢母橋,到壺鎮進行革命斗爭。戰斗結束后,賢母橋下就有三四十名革命先烈壯烈犧牲。在賢母橋兩邊的石欄上雕刻著紅旗、鐵錘、稻穗和鐮刀等圖案。
—廊屋橋—
遂昌桂洋廊屋橋位于村南。東西走向,跨桂洋小溪;東面,西面為民居。
—黃塔橋—
遂昌黃塔橋位于黃村村西,南北走向,為進出村必經之路。
—松州大橋—
松州大橋,是松陽縣城市前期規劃的主要基礎設施,也是該縣一大標志性建筑,對于改善入城交通,美化江濱景觀,提升城市品位,推動城市南進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紅軍橋—
紅軍橋是一座石木質廊橋,該橋座落于松陽縣安民鄉安岱后村,橫跨安岱后溪,懸山頂,橋墩由卵石堆砌而成;橋面兩邊分別立有5對立柱,斗拱及牛腿上均雕刻有圖案,比較精致。西北面為箬寮峴,周圍為民居。
安岱后在戰爭年代是紅軍的落腳點,當年粟裕、劉英率挺進師在此扎營盤,打游擊,創建根據地,革命歷史悠久。故1997年2月,蕭克將軍為此橋書寫橋名“紅軍橋”,立碑于橋西南側。
—浮云大橋—
浮云大橋北邊連接中山路、江濱路;南面直達麗龍高速公路,外來汽車下麗龍高速公路云和出口浮云大橋(白洋墩村), 第一眼看見的就是高高矗立的浮云大橋,令人浮想聯翩;東端1.2公里,就是處州著名景點——云和獅山風景名勝區及云和下城門;南部連接云和新車站。
浮云大橋橫跨在浮云溪上,是云和縣最大的懸挑橋梁。每當夜幕降臨,浮云大橋就成了燈的海洋。盞盞點亮的彩燈,把大橋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
—石門橋—
石門橋,又名青陽橋,位于云和縣城新華街人民醫院門前,跨黃溪。是縣城唯一保存完好的石梁石板拱橋,單孔,凈跨徑10米,無欄桿,兩端各建石階8級。昔時,橋面建有木質橋屋,現已拆。民國元年,洪水肆虐,淹沒縣城,唯此橋尚存,為居民留下唯一的逃命通道,時被譽為“救命橋”。
—詠歸橋—
慶元詠歸橋又稱楊公橋、護龍橋、興賢橋,在縣城詠歸路,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詠歸橋北倚球山,上有如意樓、九曲嶺,南端橋基建于“石龜”之上,松源溪與竹坑溪在橋下交匯,潴成兩個深潭,石龜又稱石印,古人以“雙潭石印”名之,為瀠洲八景之一。橋南有“小蓬萊”,橋上建“補天閣”。
—蘭溪橋—
蘭溪橋,位于慶元縣五大堡鄉西洋殿村始建于明萬歷2年,清乾隆59年重修,原址在蘭溪橋水庫淹沒區內,1984年按原貌遷建于此,系木拱廊橋。蘭溪橋全長48.12米,凈跨度36.8米,為全省木拱廊橋跨度之首,現為浙江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府前橋—
府前橋,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鎮府前路西段,連接鶴溪路與環城西路(景寧車站)。橋長70.8米,高12.5米,寬11米,2個橋墩,3個橋孔,為混泥土澆灌,橫跨鶴溪河。
—安慶橋—
章坑安慶橋(又叫“樟坑馱橋”)。位于景寧縣東坑鎮章坑村,跨飛云江主支流,建于清嘉慶九年(1804年),全長51米,寬6米,高35米,跨度38米,單孔,是景寧縣目前“存活”廊橋中最長、最高的。山澗橫臥,氣勢磅礴?,F屬景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麗水科創環??萍加邢薰?nbsp; 聯系人:留先生 手機:13967073981
電話:0578-2117859 傳真:0578-2853958 郵箱:1317221778@qq.com
地址: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水閣工業園區龍慶路
浙ICP備14035115號 技術支持:簡禾科技